校長致辭

山西農業大學(山西省農業科學院)是我國著名高等農業學府,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高校

MENU
您所在的位置: 首 頁 ? 學校概況 ? 校長致辭

校長致辭

擘畫新藍圖,啟航新征程。在這里,我代表學校(院)向全體教師、科研人員、干部職工、離退休老同志、青年學生、海內外校友,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山西農大、省農科院發展的各級領導、各界人士,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!

巍巍學府,作育人材,踐行立德樹人如磐初心;百年農大,扎根沃土,勇擔強農興農光榮使命。從銘賢學校時期,到山西農學院時期,再到山西農業大學時期,一代又一代農大師生、科研人員砥志礪節,艱苦奮斗,奮力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“三農”樂章。2019年10月,山西農大和省農科院合署改革,成立新的山西農業大學,致力于“三農”事業發展的兩支重要農業科研力量聚合奮進,銳意革新,新農大從百年接續的歷史深處堅實走來,向著建設高水平研究應用型大學的目標澎湃而去,成為了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動力引擎。

這是一所人文薈萃、育才樹人的大學。百十余年的辦學歷史鑄就了三晉大地上一塊讀書修學的圣地,這里有古樸典雅的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建筑群,有遍布全省各地的研究機構,有“甘于奉獻、敬業樂教”的教風、“勤奮學習、注重實踐”的學風,更有包括歐亞科學院院士、“長江學者”“國家杰出青年”在內的一大批高水平人才。從這塊沃土上,走出了一大批燦若星河的優秀人才,其中有革命家、政治家;有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、兩院院士、知名專家;更有一大批在各行各業勇立潮頭的時代弄潮兒。人才興則事業興。學校(院)將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,肩負推進新農科建設歷史使命,高標準建設“金?!薄敖鹫n”“金師”和“高地”,打造一批農林類一流學科、一流專業、一流課程,為服務國家糧食安全、農業綠色生產、生態可持續發展、推進鄉村振興,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。

這是一所求真創新、追求卓越的大學。在百十余年辦學歷史上,一批批農大人和農科院人薪火相傳、接續奮斗,摘取了一顆又一顆農業科技創新的明珠,為山西乃至全國農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。傳承百年輝煌,續寫科創新篇。學校(院)將面向山西農業“特”“優”發展和鄉村振興,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進一步整合、優化、共享辦學科研資源,優化學科專業布局,引育一流人才,建設一流團隊,搭建一流平臺,培育一流科研成果,不斷在服務我省高質量發展中貢獻農大智慧、彰顯農大力量。

這是一所情系三農、勇擔使命的大學。一直以來,學校(院)就把人才培養、科學研究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,逐步形成了“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,把科技播撒三晉大地”的理念,書寫了農大、農科院以科技服務鄉村、造福農民的精彩篇章。矢志三農,奉獻三農。學校(院)將強化校地、校企合作,整合院所資源,充分發揮遍布全省科研機構的區位優勢、人才優勢、科技優勢,建立新型科技示范推廣體系,在服務晉中國家農高區(山西農谷)建設、山西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中,唱響農大強農興農的奮進之歌。

這是一所改革進取、奮發有為的大學。百十余年里農大、農科院始終與時代發展、社會進步同頻共振、同心同向,踏著時代改革發展的鼓點,演繹著披荊斬棘、開拓進取的生動實踐。惟改革者進,惟創新者強,惟改革創新者勝。學校(院)將積極優化農科教資源配置,促進科教、產教協同發展,形成教學科研“雙輪驅動”、“谷城院”深度融合的良好態勢,不斷深化新時代大學評價體系改革,譜寫以改革抓機遇、激活力、強動力、促發展的新篇章。

行而不輟,履踐致遠。我們愿意和全校師生員工、科研人員、廣大校友齊心協力、攜手同行,肩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,擔當作為、砥礪前進,在全方位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,建設高水平研究應用型大學的新征程中,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

校(院)長:張  強




太原龍城校區
郵編:030031
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龍城大街81號
太谷校區
郵編:030801
地址: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銘賢南路1號

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